🔺(文長小心服用)
可能大家都在提倡斷食的好處,但是很少人注意到真的適合嗎?🤪
在個體差異下,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都會去影響身體及心靈‼️
今天跟大家探討執行斷食的另一面說法吧✨(不小心做到10頁)
從我開始在臨床工作再到運動營養,然後現在的預防醫學,這段期間不乏有減重尋求的個案,最常聽到的就是「營養師,我要執行168、204、7天斷食法….」
然後最近動不動就聽到大於3天以上的斷食法😂
啊,為什麼都沒有瘦然後很不舒服!然後還低血糖想吐….
✅先來看看長期的斷食(24小時以上)身體是如何作用的呢?其實我的想法斷食也是禁食的一種😂
👉能量代謝:在24小時到48小時禁食期間,會將體內儲存到肝醣釋放做為能量來源,除了肝醣也會執行「糖質新生」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分解體內的蛋白質以胺基酸的形式轉化成葡萄糖(這個狀況身體是處於消耗、耗能)給予大腦及紅血球能量(大腦、紅血球是只吃葡萄糖的)!
雖然酮體可以給予大腦能量,但我的看法是弊大於利😅有機會來探討這個議題💡
👉再更長時間的斷食(72小時),脂肪開始分解,這是身體的保護機制,為了不讓體蛋白、肌肉繼續分解,此時身體👇
1. 基礎代謝下降
2. 賀爾蒙的變化(皮質醇上升、胰島素降低)
3. 細胞質量減少、體重減輕
4. 電解質異常(磷、鉀、鎂、鈉…)
✅好的以上只是禁食身體的變化,大家有想過結束禁食後開始吃東西對人體是一種非常需要注意的問題,在臨床上很常發生成「再復食症候群」‼️
其實在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況會產生體內平衡的混亂,我們醫學俗稱的「三低一高」的狀況!
👉高血糖:一下子進食讓血糖高外原本睡著的胰島素也會甦醒開始工作合成原本身體所缺的能量(這不是好現象),而跟能量(醣類)代謝最有關係的維生素B1消耗殆盡外,進食需求大增造成惡性循環🥲
👉低血磷、低血鉀、低血鎂:在胰島素醒來後增加葡萄糖進入細胞作用,血中的電解質們也會一起進入細胞,原本就不夠直接更缺乏,造成一連串不好的影響😕
其實說那麽多,就是人體有能量守恆定律,在營養充足下身體代謝會正常運作,但現代人飲食精緻化外也沒有定時定量、壓力大外營養素消耗量大,再去讓身體經歷長時間的禁食,依我目前的想法真的不建議做長時間的斷食,可能好處有,但有想過背後的隱憂嗎?畢竟這只是一個策略,不是長久之計🤪
(啊,有營養不良、慢性疾病、特殊族群真的不要拿生命開玩笑啦!)氣鼠🤪
168、204、52斷食法也是要考量狀況或是諮詢一下專業人士蛤🙋
👇以下開放討論~
👩🏻⚕️追蹤@ @health_dietitian 漲芝士
👩🏻⚕️分享收藏💞
#營養師 #自嗜作用 #斷食 #排毒 #7天斷食 #營養素 #健康 #好好吃飯 #腎上腺疲勞 #血糖 #電解質失衡 #營養 #fasting #intermittentfasting #health #能量代謝